
今年(完全看不出來)58歲的楊姐在IG上記錄著自己的運動/家庭生活,擁有上萬粉絲的影響力,用自己的行動鼓勵著許多人!然而表面看似陽光的楊姐,無論是在人生或是健康的道路上,其實都經歷過許多不為人知的挫折與黑暗低潮,才成為了現在如此有力量與自信的她。楊姐曾走過差點出人命的減肥歷程、暴食催吐導致胃潰瘍的歷史、到近幾年才接觸重量訓練不久就比了好幾場健力比賽、被檢查出股骨頭壞死第四期卻還能健步如飛/舉大重量⋯⋯,這集節目我們將透過楊姐(各種慘痛/驚奇/振奮人心)的人生經驗,告訴你趁早能學習和保持的正確觀念、心態和習慣有哪一些,寶藏內容超級精彩不容錯過!
在社群上活躍的楊姐,開始運動並接觸到大重量訓練的契機
從小媽媽就說我很好動,於是媽媽就帶我去學習舞蹈和音樂,我在舞蹈這方面就非常有自己的想法跟成就。所以我就一直參加舞蹈比賽,有在現代舞、芭蕾等等的項目中得名。在求學的過程,我參與的社團一直也都是舞蹈社,出社會工作也有當過舞蹈老師,所以始終都有保持運動的習慣一直到現在。會接觸到大重量訓練/肌力訓練,是因為我在50多歲時跑了兩年的馬拉松,我也熱愛健身房教室的團課,但有一次下課的時候,我看到鏡子中的自己,很驚訝的發覺自己怎麼變成前扁後扁,完全沒曲線的扁身人了?我心想:好像不能夠再這樣繼續下去了!後來我開始Google怎麼運動可以讓自己肌肉成長最快,結果就是「健力三項」。當時是大概快接近56歲的時候,等於說只是近幾年的事情。
當初我仗著自己有運動的習慣和經驗、也有跟著我老公接觸過重訓,加上在健身房裡面可以詢問駐場教練,所以並沒有一開始就找教練。結果我發現每次蹲舉、硬舉完以後,我的腰背都非常痠,後來是請教健身房一位也是自己練健力的朋友幫忙優化動作才比較好。後來我在第一次去比完健力比賽之後才有請教練指導,因為我知道如果不優化自己的訓練模式,我的身體跟重量就不會進步。我覺得自己其實是一個不太好的示範,如果能夠從一開始就找到教練去循序漸進學習的話,其實才是一個比較正統而且比較好的方式,也可以避免受傷、酸痛,或是姿勢不良,之後還要花很多的時間、金錢和心力去調整。所以要先建立起良好正確的運動觀念最重要,才能走的長久。
接觸大重量訓練初期,是否有遭遇被阻止的聲音?年紀大了做這麼重、會受傷很危險!
基本上第一個會想阻止我的就是媽媽,但我知道她一定會擔心,所以第一時間其實我沒有讓她知道我在做什麼,後來她聽到一些別人的耳語之後我才解釋給她聽。起初當我將運動的影片上傳到FB的時候,因為FB上比較多老朋友,他們就會說:「你那麼累幹嘛?你就一樣跳舞、跑跑步就好了,你做這東西看起來嚇死人了!你不會怕自己這樣被壓扁或者受傷嗎?」但很多時候你解釋給他聽,他也聽不懂,只覺得這個東西看起來就是很恐怖,我不要聽我也不想要懂。(延伸閱讀: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反擊命運,不只是動一動就好!)
再來的話,家庭中最直接阻止我的就是老公,他當初也是一樣這個態度,認為你有必要這樣嗎?不過就是一個運動,做一下固定式器材就好了,為什麼要挑戰自由重量、又要做到三項?結果後來,連他自己也愛上了(笑)因為一開始接觸健身,大家都是用空槓開始,誰有辦法一開始就舉起100公斤?以男生來講的話空槓20公斤其實很輕鬆,所以他練到後來覺得身體素質也有成長,所以他也會覺得當時也是不了解、觀念不夠才會去阻止。
楊姐的受傷經驗與過來人建言
我其實會有點人來瘋,就是會在運動中不禁陷入一個狂熱感,所以起初的我其實會盲目去追重量。因為每個人在新手的時候,一定會有一個快速進步的甜蜜期,我會覺得今天50公斤做起來好輕鬆,就馬上再挑戰60公斤,但這種一直盲目往上追重量的行為其實會傷害到我的身體,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踩煞車,所以初期我的確就受傷了。但我怕自己受傷了以後就不能訓練、不能運動,也很怕被其他人阻止,所以又隱瞞了自己受傷的狀況,最後的結果就是繼續惡化,後來肩膀受傷、真的很痛很不舒服之後才停下來,降重量、做復健運動調整,養了一年多以上才好起來。所以我才會說這就是當初沒有先建立好一個好的運動觀念,才會迷失了自己,我覺得這不只是運動新手會遇到的,甚至很多運動很久的人也會有這樣的問題。
在健力比賽前,檢測出雙腿股骨頭嚴重壞死
當我在準備第二次的健力比賽的前一個月,因為備賽的關係,身體非常緊繃,有些動作的活動度非常卡,於是我的教練就建議我去找運動防護員。當他在調整我身體的時候,他說我的身體狀況非常可怕、非常嚴重,但他不知道是哪裡不對勁,於是強烈建議我一定要去骨科照X光。照了x光以後,醫生說我有股骨頭壞死的疑慮,馬上就把我安排了核磁共振,在一個星期以後就確診我是股骨頭壞死,我的右腳是最嚴重的第4期,然後左腳是第3期。
這時候最讓人驚訝的就是,為什麼我都已經股骨頭壞死到最嚴重的程度了,仍然還可以練這麼大的重量?
這就是後來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問題,當初連醫生拿到核磁共振報告、看到我從診間走進來,他完全無法相信我跟報告上面的是同一個人!他説過去遇到的通常都已經不能走路、要推輪椅或拄著拐杖進來、都要跛著腳,沒想到我竟然是這種健步如飛進來診間的。後來醫生跟我講,從現在開始只能散散步,連爬山都不行。可是當時的我再半個月之後就要比賽了,所以出診間之後我就趴在我老公的肩膀上大哭,不敢相信還能走路訓練的自己竟然其實是這樣的結果。後來我的物理治療師還有我的教練都跟我說,這就是肌力訓練給我的加持。但物治師也建議我的強度不要再挑戰自己的100%、甚至是PR(最大肌力)這種東西,可是強度一定要維持,因為如果強度沒有維持、肌力不夠的話,股骨頭壞死的問題就會更顯嚴重,所以我現在就是跟股骨頭壞死的狀況和平共處。股骨頭壞死其實也算是癌症的一種,也算是一個不治之症,因為血液無法輸送養分到我們的骨頭,得不到營養的狀況下,骨頭就會呈現壞死空洞的狀態,所以才說不能舉重量,但這個迷思又被我打破了。
今年中疫情爆發,在家裡關兩三個月沒有這麼多的器材可以用的時候,我只有做比較初階基本的負重,結果我的肌力有變差,所以身體狀況也變得比較不好。當疫情一恢復之後,我就回到健身房中,做向上適應的強度,盡快恢復到我原來的訓練強度,所以我又感覺身體有比較好。真的不能完全聽信醫生說的,只要散步就好,因為老醫生自己可能沒有運動習慣、也沒有經驗,對他來說這麼嚴重了,如果不能走路就要趕快來手術換髖關節。現在我運動不外乎就是要維持健康,所以不會再去隨便挑戰最大重量,而是把進步、向上適應的時間拉長,這樣我的身體也能保持一個比較舒服的狀態。但我仍然還是會想要去比賽,原因是希望讓自己保持熱度、有個目標可以去前進、督促自己,雖然說我比賽的長青族真的沒幾個人在比賽,所以不管表現怎樣都會拿第一名(笑)。
產後極端減肥、瘦出一身病
當初生兒子的時候我真的胖比較多,連當時我老公都說是不是要把門拆開讓你出門,因為我那時真的快胖到80公斤(我現在大概是57公斤)。所以在生產完做月子大概才20天,我就偷偷跑去健身房開始運動、想要減肥了。那時候的觀念真的很差,自以為很厲害就幫自己排課表,一天至少上三堂健身房團課,甚至還進烤箱想要透過逼汗讓自己更快瘦一點。加上一天只吃早餐、以及六點前就要吃完的第二餐,當時又沒有均衡飲食的概念,所以攝取的營養素根本就不足夠,所以一陣子下來就爆瘦到大概52公斤左右,發覺到全身開始會顫抖不止,爬樓梯必須要用扶手才爬得上去,晚上也會心悸跳到都沒辦法睡著,很像是在激烈運動一樣的亢奮狀態。本來我還因為變瘦很開心,但朋友告訴我這一定是生病了,要趕快去看醫生,後來檢查出來才發現甲狀腺指數是遠遠超標的狀態,醫生看到的時候也嚇壞了,他說我真的是不要命了,這種狀態可能會隨時暈倒,甚至引發甲狀腺癌。後來也發現我有兩個腫瘤在我的喉嚨這邊,還好是良性的,到現在一年做一次檢查,學習跟他和平共處。當初就只是一個想要瘦的執念,根本不知道會給身體帶來這麼多副作用。
那時候一方面也剛好經歷金融海嘯,我老公的生意卡住、要交非常多的利息,於是我就出來開兩家店幫我老公,可能因為壓力的關係,所以我在開店的過程中又復發了一次,認真吃藥大概一年多之後就好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再復發。那時候開店太忙,也沒有正常吃飯,一天只吃一餐、營養配置不夠,免疫系統、新陳代謝都沒有足夠的養分就全都出了問題。年紀大了之後反思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心急,手段太過激烈、操之過急、完美主義,又沒辦法接受當下的自己,為了達成目的而不擇手。最後要花更多時間、金錢、精力去修復,搞不好還修復不回來,因為身體一但垮了,有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
暴食與催吐導致胃潰瘍
在減肥的那段時間,經常吃一餐又要應付這麼大的運動量,對食物的需求其實是很渴望的,還沒有到吃飯時間可能就會開始挖東西吃,例如蛋糕可能一次可以吃掉一個,就是拼命塞東西、塞到很飽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很可恥,於是我就會跑去廁所挖吐,後來我的胃就受傷了。先是胃食道逆流,再來就是十二指腸潰瘍,最後變成胃潰瘍。當時醫生跟我說,我真的很不要命,這樣出出入入醫院、急診好幾次,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的話,到最後可能會導致胃癌,於是我就改掉挖吐的壞習慣。但當時的我還無法戒掉甜點和咖啡,甚至睡覺前還在吃東西,所以睡覺的時候就會胃食道逆流很不舒服,到最後才痛下決心去戒掉這些毛病,我記得差最多的,就是戒掉宵夜,讓胃休息就好了很多。現代人有很多胃病的問題,真的就是要好好吃飯。
對於自己身體樣貌的轉變,最大的體悟、以及想給年輕女孩們的建議?
我覺得一定要養成一個運動的習慣,建議可以接觸不同的運動項目,去找到你自己比較喜歡的運動項目,讓自己可以愛上,並且培養這樣規律運動的習慣。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可以堅持運動這麼久,因為我會讓自己接觸不同的運動項目,你就會一直有很新鮮的感覺。但我經常會一頭熱栽進去,不知道危險,所以一開始最好都要從基礎、建立好的運動觀念,路才會走得比較短而且快。心態上我們要求的就是健康,而美麗當然是一定要的,我們運動就是要讓自己更美麗,但美麗是隨運動和健康而來的,而不是為了美麗不擇手段。而且我覺得體態會跟著你的運動時間而逐漸改變,他一定會來,只是可能來的比較慢而已。身材很大程度都是仰賴基因,有人因為基因很迅速達到想要的體態和效果,有些就是會比較慢,所以要保持耐心。
楊姐穿運動內衣、緊身褲遭人評論時如何面對與回應?
我真的是比較敢穿,我以前更瘦的時候更敢穿!所以大家可能都已經很習慣我這樣了,過去亞歷山大健身房倒閉,我換了另外一家健身房的時候,就有一個朋友跟我說這裡的風氣很保守,來這裡不可以穿得跟亞歷山大一樣暴露。我問説:「那個叫暴露嗎?那是因為我們有本錢,我就是喜歡展現我自己的身材呀!你們可能沒辦法接受我,就講我暴露嗎?」但因為不想要一開始就讓人討厭我,所以我就開始會搭罩衫運動,結果後來有另一個朋友又跟我說:「其實最近我都認不得你了!因為你以前穿那樣的運動服都讓我們感覺你額外有自信,但現在好像已經不是你了。」我說因為別人告訴我這裡的風氣不能那樣穿,結果他說:「你聽他在講!他只是嫉妒你好嗎!」
後來我開始練健力之後,因為其實你練什麼,你的身材真的會比較像什麼。就像健美訓練做比較多的話,你的身材就比較會像健美式的身材。而當我在練健力的時候,我有感覺自己的腰圍(核心的部分),因為訓練都要用大量的核心來支撐重量,腰圍就有變比較粗,肉量也跟著來,因為肉量是對應到重量的,而我當初也是想要追求肉量,想要有胸、有屁股之類的。
體態轉變的自我接納過程
面對這樣的轉變,一開始真的有點沒辦法適應。所以我會做一小階段的減脂,將碳水減少之後體重就有降低。但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來來去去的,當我需要力量的時候,就會吃碳水多一點,接近60kg;當我沒有在備賽的時候,我就會選擇碳水少吃一點,將自己的體重再調回來一點到55~57kg左右。說實在的,我如果在接近60kg的時候,是會比較笨重的,而現在大概都是56、57kg之間的時候,會覺得比較輕盈。這樣來來去去轉換其實我覺得蠻有趣的,心態上也不會討厭自己,因為當你肉長多一點、會有壓力的時候,我就會搭一件罩衫讓自己感覺舒服一點,不要一直縮小腹憋氣,那其實是很累的。
我知道自己可以這樣來來去去、飲食能去做微調,我覺得蠻有趣的,在任何的階段都可以享受那個樣子。當你需要力量的時候、你又怕吃怕進食、不想要達到這種狀態,就會變成四不像。所以當你已經選擇在練這樣的東西的時候,你就不要去討厭你練這個東西時呈現的自己,不需要。因為你如果不接受自己,你每天跟自己抗衡,搞到你自己的心很累、身體也累,吃東西都充滿壓力,心情跟心靈上都得不到解脫。
確立了目標、做了選擇之後,就接受自己,也不會有後悔。
如何鼓勵家中長輩開始健身運動、鍛鍊身體?
我的粉絲會和我分享,他們會直接拿我的照片或影片給家裡的長輩看,而得到的效果也很兩極。一個就是直接否定,認為自己很久沒運動了根本不可能;另一種是會被激勵到,認為自己也來嘗試看看好了。但其實我認為,連我們年輕人都會害怕了,更不要說是沒有在運動的長輩們,他們肯定比誰都害怕。所以我認為陪伴很重要,因為你自己也會變老,當你知道你可能未來也會走這一段的時候,你就該好好的陪伴長輩,幫長輩買個教練課,可能一個禮拜陪他上兩次課,一堂課也頂多一小時,你還可以順便在旁邊動一下。當他們感受到運動帶給自己生活上的好處之後,你根本不用叫他,他自己就會坐計程車去了!我身邊看到過太多這樣的例子了!發現自己腳步變輕、手拿重物變輕鬆了,結果自己比小孩更愛運動。在我運動的健身房有很多年紀比我大的長者也在訓練,很多本來都要拄著拐杖或是走路不方便的,後來都已經改善、健康很多,那真的很棒很令人感動!所以陪伴只是一小段而已,如果他建立起正向的循環,自己都會愛上。
最後想送給大家的一句話或一段話?
- 我覺得肌力訓練不僅僅侷限於中老年人,現在其實肌少症也年輕化了,如果肌力訓練可以從年輕做起,到了年紀漸長的時候,這些東西就會變成習慣和自然現象,你就會覺得做起來額外的順心順手,感受到這個習慣帶來的好處。
- 再來的話就是態度的問題,過去我因為急躁、忽略身體的病痛只想完成運動或是變瘦,讓自己得到很多慘痛的經驗。所以除了肌力訓練越早開始越好之外,也要去特別留意自己身體給你的訊號警訊,如果他發出的是求救信號或是不舒服,那就應該要停下來,去就醫或是去了解自己出了什麼問題,真的要去聆聽他,而不是蠻幹。
我常常想說,如果我的肌力訓練能夠提早10年開始,或是當時如果能夠更了解自己身體,更能夠愛惜自己身體的話,就不至於今天要跟身體這麼多病痛共存了。
🌟總結
其實我在訪談楊姐的時候覺得很驚訝,因為看楊姐在IG上很卓越厲害的健身表現,一直以為他已經是健身好幾年的老手了,沒有想到竟然是接觸重量訓練只是短短近幾年的事!雖然我們在IG上看到楊姐活潑開朗的一面,但其實他也走過了很多的困難和挑戰,背後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然而這次訪談我也感受到她散發的熱情、開放的心態、強大的行動執行力,以及想嘗試不同事物的好奇心,我想就是因為這樣的特質,能讓他的身心靈狀態都保持著健康活力,還能影響到很多!期許未來的我在這樣的年紀也能和楊姐一樣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點擊下方收聽完整訪談音頻
Post Views: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