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蔬食飲食生活迷思大破解!一起跟上對身體與環境都更友善的覺知實踐!ft.找蔬食

吃素真的會蛋白質不足、營養不足或沒有能量?其實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方式,好處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多!素食不一定帶有宗教色彩,而對身體、環境與動物都更友善的覺知生活實踐!這次節目邀請到了也有在健身的:人氣Youtuber找蔬食Traveggo的Yang,與你分享他從無肉不歡轉變為全素食者之後,身心上的神奇轉變,以及那些對於蔬食素食的迷思破解、Vegan理念以及初心者嘗試入門的建議。帶著開放的心胸與好奇心,為了更好的健康與環境,從你我生活中的小小行動開始做起,將能掀起大大的改變! 

找蔬食的個人介紹

2017年暑假,胎裡素女孩Hao 與葷轉素男孩Yang 攜手打造找蔬食 Traveggo品牌。以影片紀錄台灣各地美味的蔬食餐廳,將年輕、活潑的形象與蔬食結合,傳達「時尚、健康、環保」的概念,翻轉大眾對於蔬食的刻板印象,發展出懶人包系列、城市找素、城市蔬旅、小廚娘養成計劃等單元。

2018至2020年,親自整理並設計「台北捷運蔬食地圖」,並於2019發起募資專案,與台北12間蔬食餐廳合作,每月推出優惠,推廣台北蔬食之多元及便利性之餘,亦讓蔬食族群與店家受益。2019年暑假,Hao開始正式全職經營Youtube頻道,並接觸到環保與極簡理念,亦積極推廣此生活態度,「蔬食、環保、極簡」便成為頻道三大核心。2020年暑假,兩人正式轉全職,順利在6月份YT與FB雙平台突破10萬追蹤與訂閱,11月份發行第一本新書《找蔬食Traveggo無肉全植簡單提案》。 
Yang 會葷轉素全都是受Hao的影響。Hao因為家裡宗教關係是胎裡素,而Yang在大學時期認識Hao,起出基於尊重為愛吃素。到某次Hao給Yang看了屠宰場相關的MV之後才驚覺原來自己吃素不單單只是為了愛情,而是為了保護更多動物、愛護更多生命,同時也發現吃素吃後身體狀態變得很好,就更堅定自己要繼續吃素!到後來因為開始拍影片,接觸到更多人事物,也認識到Vegan理念是更理想的目標,當時在星巴克打工被企業一日的用奶量嚇到,因此決定在離職後一起成為Vegan。 

素食有哪些種類?你們吃的是什麼素?甚麼是Vegan呢?

素食可以分成五種:
  • 全素:不吃肉、奶、蛋、五辛、酒類(有些酒類在製作過程中,會增加一些魚鰾來過濾酒精裡的雜質)
  • 奶素:不吃肉、蛋、五辛、酒類,可以吃起司、牛奶
  • 蛋素:不吃肉、奶、五辛、酒類,可以吃蛋
  • 奶蛋素:不吃肉、五辛、酒類,可以吃起司、牛奶、蛋
  • 五辛素:奶蛋OK、不吃肉類、酒類
而Vegan就是完全不吃與肉相關的食物,不吃肉、奶、蛋、蜂蜜(製作過程可能會利用到蜜蜂),不過五辛、酒類是可以食用的,酒類就挑選製作過程中不會利用到動物的酒精飲品。不只是飲食方式,是一種基於動物權發展出來的,盡可能減少對於動物生命與環境傷害的生活方式,擴及食衣住行育樂各層面的一種對於環境、動物保護的一種生活模式。

吃素的好處跟壞處有哪些?

吃素的好處真的太多太多,在改變飲食習慣之後,最大的改變莫過於身體,因為負擔減輕了許多,狀態變得更好,更輕盈更沒有負擔與複雜的混沌感。體態會變得更精實、精神變好、氣色也會跟著變老。除了身體變更健康以外,體力也提升了不少。也會因為吃素而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更多的機會能帶著葷食朋友認識一種更好的飲食方式,隨著每次相聚,都能讓他們體驗更健康的飲食!

真要說壞處,大概就是「好處太多」。最一開始自己可能會不太習慣,畢竟身體也需要花一段時間適應,但一旦適應之後身體會給你更好的答案!與家人的相處或人際關係確實在剛開始改變飲食習慣之後有很大的挫折,但那也僅僅是大家對素食飲食習慣的不熟悉,在他們看到自身轉變之後,也就能發現原來吃素能帶來這麼多好的影響與轉變,進而對吃素改觀。

素食是健康的嗎?要怎麼吃才健康?有哪些營養要特別注意補充的嗎?

蛋白質其實是由很多種氨基酸組成,而在不同種類的植物中都含有這些必需氨基酸,僅需靠「互補原則」就可以獲得很全面的氨基酸。但大多數人之所以會認為只吃植物會沒有蛋白質是因為單一植物中沒有這麼完整的9種必需氨基酸,但肉類通常都含有,所以才會認為吃肉才能補充蛋白質。而在不同種類的植物中都含有這些必需氨基酸,僅需靠「互補原則」,像是豆類與穀類同時攝取,就可以獲得全面的氨基酸,況且絕大多數的維生素皆是由植物而來,所以當自己飲食夠均衡時,自然伴隨健康而來!

不吃奶蛋之後最容易缺乏的是維生素B12,因為在植物裡幾乎很難找到這類型的維生素。B12它需要某些特定菌種發酵,而這種菌種僅存在於泥土、人體腸道後段等地方。那為什麼有些人會說動物身上也有維生素B12呢?以牛為例,牛的胃部裡也含有這樣的特定菌種,所以在牛反芻時自然會吃進維生素B12。另外豬、雞、鴨等其他動物則是在飼養時,飼主會在其飼料中添加維生素B12,目的是讓飼養動物們能長得更健康不易生病,這也就是為什麼動物身上能吃到微量的B12。B12能夠幫助我們神經功能正常,可以防止衰退、衰老,讓你的神經功能製造血液,雖然我們需要B12,但我們只需要微量就夠了。

蔬食生活、Vegan理念,對現代年輕世代的影響

蔬食主要還是圍繞在飲食方面,但Vegan除了飲食之外,是一種更愛護生命的一種生活態度。擴及到生活層面,包含衣服、褲子、生活必需品、保養品、化妝品等,皆不使用動物製商品。演變到現在我們自己的解讀是「盡可能減少對地球環境造成傷害的生活方式」,除了生活中更愛護動物之外,也可以更加注重環保議題。

如果現在所有畜牧業土地全都拿來種植人類的食物,可以多餵飽40億人口。因為1公斤的牛肉,需要16公斤的糧食來餵養這頭牛,但這1公斤的牛肉只能餵飽2個人。反之,這16公斤的糧食可以餵飽20個人,就環保與愛護地球角度而言,吃素是可以花更少的資源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也可以對地球帶來更少的傷害。而我們也希望透過「蔬食、環保、極簡」三大方面影響更多人一起體驗這樣的生活!若我們想留給下一代比現在更好的生活環境,那麼無論是蔬食、Vegan,都會是很棒的選擇。

我們宣揚這些理念並不會立即改變他們行動,但可以在他們心中種下一棵種子。哪天當這顆種子開始發芽後,他也會開始行動,並且影響身邊更多更多的人一起來為地球努力

可以給想要開始踏入蔬食飲食的人一些建議嗎?

如果你對這樣的飲食習慣有興趣或是認同的話,不妨嘗試看看先從一週一天吃素或是一天一餐吃素開始。如果一開始就直接葷轉素,太過激烈的方式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先慢慢的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後,稍微習慣這樣的飲食方式再慢慢將比例拉高。切記,千萬不要有「壓力」,並且記得自己的「初衷」是什麼。在改變的這段時間若真的很想恢復以往的飲食,也沒有關係,就去吃吧!因為你已經有知道要改變的心,也找到自己真正認同「蔬食飲食」的原因,同時你已開放的心態,去觀察蔬食對於自己的身體與心靈上的改變,這顆種子或許現在無法馬上改變你的行為,但在將來必定會有發芽的那一天!

出書的緣由及想透過這本書傳達的想法是什麼?

起初出版社邀約以食譜書的形式出版,想說市面上Vegan飲食的食譜書不多因而答應邀約,在撰寫各自葷轉素、接觸Vegan與環保生活的故事時,發現有太多理念和故事想分享。出版社在截稿前一週又給我們數千字的篇幅闡述環保與極簡的生活理念,書裡保留了80道全素無奶蛋食譜之外,也收錄了10間全台最愛Veagn餐廳,並向10為主廚討教私房食譜,附錄也收錄了2020年版的台北捷運蔬食地圖,希望讓想接觸蔬食或少肉飲食的朋友、正在蔬食卻還不認識Vegan與環保理念的朋友、不知道全植物性飲食如何料理的朋友,透過這本書都能有所收穫。

最後想送給聽眾們的一句話/一段話?

如果你認同,嘗試看看吧。因為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 找蔬食 Traveggo
???? 找蔬食Youtube
???? 找蔬食 Facebook
???? 找蔬食Traveggo無肉全植簡單提案:90道純植初心料理,兼顧美味與愛護動物的生活方式

點擊下方收聽完整音頻,聽更多詳細的訪談內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ummary

關於創辦人

Pei 是一位設計師、自媒體創作者與創業家,同時也是「女子健心室」品牌創辦人與音頻節目主持人。目前致力於提倡身、心、靈的平衡與成長,陪伴與引導讀者/聽眾探索自我、療癒自我,用多一點的溫柔接住自己,並建立自我信任、接納和愛自己的能力,找回內在力量,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創造理想人生!

關於女子健心室

我們提供不分性別的內容,以『身體、心理、靈性』三大主軸的照顧與成長作為主要內容的延伸,我們透過音頻節目、官網文章、IG圖文,希望打造一個以愛為出發點,結合多元角度的資源,一同共好的平台社群,並以課程、療書會、諮詢服務,提供更近一步的療癒支持和成長資源!

更多文章

{text}
`; let group = ""; fetch("https://girlpoweroom.com/wp-json/wp/v2/posts?per_page=3").then(res => res.json()).then(data => { data.forEach(post => { let newTemplate = post_template; fetch(`https://girlpoweroom.com/wp-json/wp/v2/media/${post.featured_media}`).then(res => res.json()).then(data => { newTemplate = newTemplate.replace("{img-src}", data.source_url) newTemplate = newTemplate.replace("{title}", post.title.rendered) newTemplate = newTemplate.replace("{text}", post.excerpt.rendered ) newTemplate = newTemplate.replace("{post-src}", post.guid .rendered ) group += newTemplate document.getElementById("post-group").innerHTML = grou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