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題是我邀請曾經來過節目做訪談的教練Coco(延伸閱讀:數字真的重要嗎?健身教練Coco告訴你:增肌之後同樣體重卻有更好的體態),要來和你聊聊我們各自對於「健心」這個詞的定義跟解讀,為什麼我們都應該要健心?面對挫折、困難、挑戰,還有不喜歡的自己的時候,應該要如何鍛煉自己的心態與心智,度過那些困難呢?
「健心」到底是什麼?和健身關聯在哪?
健心是蠻新的詞,很多人都只聽過健身,但沒想說要去健心,那到底什麼是健心呢?
Coco:健心不只局限於運動,只要你用心生活,就是在健心。健心一直存在於生活中,是面對生活的一部分,你面對不管是困難、喜怒哀樂,都是面對自己,就像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我們平常生活可能就是開開心心,但遇到困難或難題就會讓我們心情低落,很多人會覺得「我是不是真的做不好?」、「我是不是真的很糟糕、很差?」,但反過來看,事情並沒有當下想的那麼糟糕,你可以接受自己的開心,但是你也要可以去面對挫折、失敗這個過程的痛苦,試著去面對,然後走過,又會是一個更堅強自己,這個過程就叫做健心。
健心和健身一樣,是個破壞、修復再重建,反復循環的成長過程
Pei:健心會跟健身連在一起談,某方面是他們的性質接近,你剛開始健身一定沒有什麼肌肉,而肌肉必須透過破壞、修復、重建,再增加一點重量,你的能力又上升了,這樣反復循環的過程。健心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人一開始就很堅強,你一定會遇到挫折,就像是健身時重量帶給你的壓力,你覺得好像提不起這個重量,你蹲不下去、拉不起來,當你跨過那個重量,你就會發現其實你是可以的,要經過跟自己對話的過程,這個重量對你來說有點吃力,又不至於超出你的負荷範圍,直到真的跨過去了,你會覺得變得更有自信,心又變得更強壯,下一次面對更大的重量壓力時,又有能力可以再去面對。在這個過程中,自我對話是一直持續的,就像你在健身時,你一直在跟自己的身體對話,你的每一步、每一個動作,你的意識都要非常的專注,健心的時候一樣也是當你遇到挫折,你要一直去面對、一直自我對話,意識到你當下面臨的是什麼?你會有情緒,而這些情緒是什麼?有點像是冥想,像旁觀者一樣去看你的心在想什麼,這個過程不是這麼愉快,你會覺得很赤裸,而且有些東西你很想要馬上跨過去,很討厭當下挫敗的自己,或是當下很負面沒有力量的自己,但是當你越來越了解自己並且自我反省,就會進步。
Coco: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面對任何挑戰,一定要懂得自我反省,如果你不自我反省,永遠怪別人、或覺得與自己無關,這個心態沒有辦法幫助你進步,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缺乏什麼,這也是檢視你做這件事情的過程,還有你做這件事情的方法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或是結果你是不是真的滿意。
確立目標對健心的重要: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Coco:不管你要改變體態、想要更好的心態,你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跟方向,告訴自己就是要這樣做。一定會遇到很多給你意見的人,這些意見都可以聽,也可以透過跟這些人的對話,反思你想要的結果,你不一定要把自己變成別人建議的那樣,但一定要是自己可以接受的結果,這是對你心理、生理比較舒適的健心方式。
Pei:有些人的方向跟目標不一定那麼清楚,或許是因為你一直在聽別人的意見、沒有好好跟自己對話與相處,你一直向外得到認同,沒有問過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這些東西。誠實的說,明確自己的方向與目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除了你周遭的聲音之外,還有社群媒體上不認識的人的聲音,但別人的嘴是別人的嘴,不要理他們,你絕對有能力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如果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只要出現不開心,或是你覺得做起來很痛苦,你現在走的路一定有你不喜歡的因素存在,所以才會走得這麼痛苦,而這就是很明確的提示。
Coco 經驗談:我也曾迷失於外界的聲音,但釐清目標後,我堅定走出自己的路
Coco:以我自己為例,我其實不是很追求體重的人,我這幾年跟之前比多了10公斤,很多人說怎麼變這麼胖、怎麼不要跟之前一樣瘦,一開始我會很難過,但是我越聽越覺得不需理會他人的說法,因為我有我的目標;而現在我想要比賽,所以我必須降體重,雖然過程很痛苦,但是我非常清楚我想要比賽、就是要這個量級,所以我會為這件事努力。你不能只想滿足別人口中的你,那並不是完美、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假如 100 個人有100 個不同的意見,你要聽誰的呢?看清楚自己的目標,你也可以看別人的意見有沒有辦法協助你往前,不行的話還是可以聽,看你選擇要不要吸收,選擇了就不要抱怨。我真的不能接受選擇了,然後抱怨說好累,我會覺得這不就是你的目標嗎?既然這麼痛苦,你確定這是你的目標嗎?你要很清楚真的是你非做不可嗎?是的話就好好的做,我相信一定可以做到,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從周杰倫看健心:既然決定要做,那就不要抱怨
Pei:之前在蔡康永的情商課的這本書裡有提到,他說情商比較低的人想要做一件事情,但是又會抱怨說好累、我為什麼要做這些、為什麼要把自己弄得那麼痛苦...等等,他看到情商最高的是周杰倫,他做了很多事情,拍電影、寫歌、開演唱會、出個人品牌...做了很多事情,可是他完全沒有看到杰倫抱怨過,杰倫非常知道要做這麼多事情,就得付出很多心力,但是他也通通做到了,一句抱怨都沒有,你既然下定決心要幹嘛,你做就對了。
Coco:可能有些人覺得不抱怨是不是很不健康?不是說你不能有負面情緒,而是你面對事情的時候,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不是你才走了一點點,就覺得自己很累,這就是比較不健康的心態,假如你每天一早起來就是覺得好累,我又要做什麼事;換個角度,假如你一起床就抱著開心的心情,不管是去做功課、工作,給自己還有給別人感覺,都會不一樣,對於你完成結果的過程就會有影響,有時結果也會不一樣,因為你的心態不一樣、狀態放鬆,結果或許會更好。
Pei:我自己也是不斷在健心,就像我可能早上遇到一件不好的事情是自己造成的,我會覺得很down、我為什麼會失敗、我為什麼會什麼事情都安排不好、我為什麼效率這麼差,不斷的有負面聲音,如果沒辦法平靜面對情緒的話,我就會讓這一天越來越差。我們的情緒每一刻都是浮動的,就像氣象一定會有晴天、也會有陰天,可是那些雲都會飄散,今天下雨了,過沒多久雲飄走,太陽又會出現,那些負面情緒也是浮雲,都是浮動的。如果能夠認知到當下並不是永遠、他會過去,你就能夠更平靜的去看待接下來的事情,你就能知道你永遠可以重新開始,你永遠可以重新調整自己,這就是去接受每一個情緒的自己。
大家都有快樂,為什麼不能有悲傷?5 秒法則幫助你跳脫情緒泥淖
Coco:大學失戀時,我當時不喜歡把情緒講給別人聽,所以選擇自己吸收,那時候每天都非常難過,做事都提不起勁,大家也覺得我看起來沒有精神,雖然我是想讓別人看起來我還是很正常,但我心裡非常難過,什麼事都做不好,一直沈浸在為什麼會失去?為什麼會分手?一大堆負面情緒,會懷疑自己、覺得都是自己的問題。
這樣子持續了快半年才好轉,我開始面對自己的悲傷,我發現與悲傷共存是好事,但是不能跟他相處得太久,要跳脫悲傷才有辦法往前走,要反省發生這件事情的過程,不用有一個結果,但是要有一個結束,告訴自己要好好面對生活,不管是處理公事、或是要提升自己,你都必須要跳脫情緒去面對接下來發生的事,這才是在跟自己相處,如果你是逃避或是與悲傷永遠的共存,都不是健康的方式。(延伸閱讀:認識情緒才能認識自己,懂得與所有情緒和平共處)
有科學根據的「 5 秒法則」,讓你行動起來!
Coco:面對恐懼或悲傷情緒,我會給自己 5 秒猶豫,在心裡倒數 5、4、3、2、1,然後往前行動,我發現這很有效,因為在倒數的過程中心裡非常平靜,也不會有任何的猶豫或是焦慮。不管在生活、比賽或是工作上,我都是一個比賽型的選手,活動當天我不會緊張,但是在準備過程中我會非常緊張,擔心哪邊做不好,真的緊張到不行的時候,就會用 5 秒法則讓自己冷靜,因為有時候不是做不到,而是人都會腦補太多,導致自己好像真的不行,但事實上是可以做到的,你只是太多猶豫,所以這時候就不要讓自己猶豫那麼久,直接面對,倒數 5、4、3、2、1就直接開始。
Pei:這也是有科學根據,遠古人在陰暗的森林裡理所當然要感到恐懼,因為可能下一秒就就被獅子追或被熊吃掉,但現代社會獅子、老虎不在了,你面對的是周遭的人,可能是你的上司老闆、你的男女朋友,或是父母、工作、學業,你的大腦本能要你生存,當你面對未知的叢林,大腦自然而然的發出恐懼危險的訊號,讓你想要退縮回到舒適圈、或是放棄挑戰,這是保護自己的機制,但如果你只聽大腦本能的話,你可能什麼事情都做不到,你也無法前進。
Coco:我常常跟我的學生說,訓練就是在跟大腦對抗,因為大腦就是會用比較輕鬆懶惰的方式完成一件事情,但現實是很多挑戰來找你,你才有可能進步,當你面對不舒服的時候,你要跟大腦對抗,這就是成長的過程。
Pei:很多人健身之後變得有自信、有行動力,生活上也更積極,我覺得也跟練習有關,你在練習面對大重量的恐懼,面對你自己能不能夠承受壓力跟困難的恐懼,透過一次次的訓練提升自己,發現沒有想像中困難或可怕,得到的收獲也很多,自然而然在生活面對恐懼時,也能用同樣的心境去克服。
Coco:面對未知的事情,你不會知道它的結果到底是怎麼樣,所以又會更害怕,當你有經驗完成它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沒有那麼困難,就是跨出那一步很難而已。所以適時地逼自己我覺得非常好,但如果你明明不是很想要,卻硬逼自己的話,我覺得那就是不好。所以還是要好好的先了解自己到底是不是想要這些東西,再來要求自己。
看完語錄、心靈支持的書籍然後呢?尋求同溫層的支持後,別忘了直面自己的問題,走出下一步,這才是健心!
Pei:雖然女子健心室常常鼓勵大家不要太責備自己、不要努力過頭、不要太逼自己,但並不代表你能夠無止境的耍廢或放懶,明明設定了目標還一直抱怨,不做你決定要做的事情,你就是沒有辦法改變自己。
Coco:有些人會看語錄、講心靈的東西,但是看一看之後你要回來面對自己的問題,這些東西才能幫助到你。如果只是看看語錄、心靈的書,抱怨一下就結束了的話,你只是尋求同溫層的支持,讓自己比較舒服,事情沒有任何進展,雖然我們想讓大家感到溫暖、讓大家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但是你也要知道自己要怎麼面對自己的課題。每個人努力一陣子之後,一定會想要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付出,但是你要知道這些努力你並不是為了誰,你是為了你自己,所以不管是看任何語錄、心情經歷的分享,你都要回來好好自我反省、自我檢視,你才有辦法更進一步,不然就是永遠停在這裡而已。
Pei & Coco:你可以參考、試試看別人的做法,但除了嘗試這些做法之外,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會是比較健康的進步。一開始的進步往往來自於模仿,但是要找到自己的風格去調整、定位,不然永遠只會這個方式用了一陣子沒有效了,再找下一個方式,反而有點惡性循環。
透過書寫找自己
Coco:我也有找過自己,但是我找自己的方式可能跟別人比較不一樣,我找自己的方式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給自己空間,把我想要的方向寫下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來看,心境又不一樣,從中再調整,或是你會發現自己的情緒沒那麼嚴重,寫下來的這些東西,不管是你建立的目標,或是想要改變的東西,後來看到的時候,你可能已經完成了,或是你正在路上,或者是你可能又換了個方向之類的,這都可以。大家可以試看看自己給自己目標,先把它寫下來,用條列式的不要寫太難,要健身就寫建立運動習慣,過了一段時間再來看是不是真的有在完成,時間一拉長,你就會知道寫下來的這些東西,到底是情緒要的、別人要的,還是你真正想要的,透過書寫跟自己對話。

痛苦、悲傷、快樂….種種情緒都是相對的
Pei:當你沒有痛苦、沒有悲傷,你就不知道快樂是什麼,所以我們的的情緒有高峰也會有低谷,重點不是你在哪個地方,而是你在低谷的時候,你知道可以做些什麼事情讓自己迎接高峰,在高峰時你也不要過嗨,有些人可能會害怕說他現在在高峰,下一步的低谷就會憂慮、害怕高峰不見,但是其實要享受這一切,也不要忘記準備有低谷的狀態會出現。
Coco:當真正接受了一件事情之後,事情的結果變成怎麼樣,對我來說不是重點,我拿比賽來說,我第一次比賽的時候,很care能不能突破自己、能不能完成別人的期望、拿到名次,顧慮非常多,比賽結果對那時候的我來說非常糟,表現沒有很好,看到我的主管我就直接爆淚、道歉。回想起來,從開始備賽到比賽的過程中,其實我進步了很多,我為什麼要覺得對不起?如果是現在的我又遇到了這樣的事,我會覺得沒有關係,因為我很努力,我不是不努力得到一個不好的結果,我是非常努力,但是因為失誤或是外在、內在因素影響,導致結果不如預期。
結果不好我會難過,但是我不覺得這個結果會深刻影響自我價值,我會覺得沒有關係,因為過程中我很開心、我在進步,而不單單只是為了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Pei:我們都會想追求理想的自己,而理想的自己其實是會無限被放大,你想要再更理想,到底是要多理想?永遠也追求不完,如果忽略中間你成長了很多、你走了很遠、你已經很好了,你也能夠去接受這個結果,享受你在過程中的蛻變。
3 個實用又簡單的日常健心鍛鍊方法
1. 自我反省、好好的檢視自己的目標
2. 確定自己是不是走在自己選擇的路上,沒有歪掉
目標是長遠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突發狀況,不管是否支持你的做法,一定會有很多意見,你在聽取這些意見反思自己之後,你有沒有還在自己決定的這條路上,我們都要能夠接受不斷調整的過程,保有彈性的態度去看待變化。
3. 閱讀
看書就像在跟作者對話,當下也是在跟自己對話,你會從中得到原來別人是這樣子想、我是怎麼想、我是不是可以做出什麼調整,一次一次的更了解自己,從中去修正,蠻神奇的是你當下遇到什麼問題,就會意外的得到書上的一句話,剛好應對到你的問題。人往往是什麼事情都知道,執行時又跑出各種問題,我們也是每天在面對這些課題,花很多時間跟自己溝通,所以不要覺得別人好像都很輕鬆,大家也是很乖的在做功課,每天都還是有無數的困難與糾結。
This is life,這就是人生,蠻爽、很深刻、很努力的活、很努力的碰撞。
點擊下方收聽完整音頻,聽更多詳細的健心內容!
Post Views: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