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婦科大哉問下集!月經量太多太少、多囊、發炎、痘痘長不停?/ Kai

本集再度邀請到中醫健身教練Kai,訪談內容是延續上一篇的的婦科大哉問:談到女性賀爾蒙的概念、經前症候群、經痛問題還有月經失調。這集會來和你聊聊月經量太多太少的問題、還有子宮長東西像是多囊、還有發炎,以及解答在IG上收集到的各類婦科疑難雜症。希望能透過簡單的QA,更了解有關婦科的各種問題和疑難雜症!

Q. 子宮內膜增厚的問題,導致月經來不停,失血到血紅素只剩下4,為什麼會這樣呢?

要先了解為什麼這件事會發生?先了解自己子宮內膜為什麼會增厚?才能去對症下藥。我們女性對於外在環境中有環境賀爾蒙是非常敏感的,像是食物裡的農藥、化妝品保養品,這些環境賀爾蒙很容易會模仿雌激素。身體就會誤以為已經有雌激素了,卵巢就會暫時性停下來創造雌激素。這時卵巢無法與頭腦溝通,頭腦有腦下垂體是隨時要跟所有賀爾蒙溝通。當它感覺不到卵巢正在運作時,它會開始緊張。腦下垂體會想要卵巢繼續創造雌激素,這時身體就有產生過多的雌激素。身體就會開始長細胞,內膜增厚、囊腫。在調整身體時,要先減掉身體體內的毒素才能斬草除根。

Q. 月經量多來7天後停5天又開始流血,越流越多直到下次月經來。已經長達半年多,看西醫找不出原因只說是賀爾蒙失調,請問是什麼樣的問題呢?

原因是在子宮裡沒有形成一層內膜,還沒完成內膜後就直接成為血流出來。就是因為過多的雌激素在子宮內成長,而會造成這類症狀都是因為我們的飲食、外在環境、心態都有關聯。兒有情緒會有賀爾蒙反應,會帶動其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會帶動到甲狀腺。壓抑很久、壓力很大而一直刺激同一個賀爾蒙,身體也會有發炎症狀。身體各個部位都是需要保持平衡的,只要中一個部位失衡了,就很可能造成很大的影響?

Q. 如果月經週期很規律,但來的量非常少,或是愈來愈少,跟青少年時期相比差很多,是什麼原因呢?

要先了解年紀大約幾歲?如果靠近更年期,這有可能是更年期停經前所發生的狀況。但如果你的年齡層是在20幾歲,會有幾個原因。最大的原因是血虛,代表身體沒有足夠的資源創造月經,造勢過度運動的人、專業女運動員,在訓練過度時,月經很容易會不來。因為有太多資源去建立肌肉,身體就沒有足夠的資源去造血。或是有可能飲食上的改變,突然斷食過度、或生酮飲食,都是代表身體上的賀爾蒙有被牽引道,訓練對身體來說是好的,但太過度訓練就會進入失衡的狀態。

也有可能是血瘀的狀況,就是身體裡面造成阻塞,會看到多一點血塊。血排不出來的情況下,以後可能會演變成不同的囊腫,手腳也會愈來愈冰冷,身體循環會越來越差。因為大部分的血量要留到下肢時都一定會經過子宮,如果子宮稍微阻塞時,整個下肢循環也會越來越差。

如果你不知道「過度訓練」的平衡為何,很容易就會造成身體的失衡。不能以體態來作為唯一的指標

Q. 如果因為黃體雌激素不足導致經期不正常,醫生說只能吃調經藥調理,有沒有不需要靠藥物的方式?

是有這個方式,但你要先了解為什麼?吃藥只是短暫性的解決方式,吃藥吃久了就會依賴,身體的功能也會愈來愈下降。還是要徹底解決問題,還是要了解為什麼身體會停止創造黃體素?黃體素不足也是因為外在與內在的因素造成,是否可以完全解倔這些問題?Kai教練說是可以的,不過你要從你的生活習慣開始有個非常重大的改變,並且清除一些體內的毒素以及體外不斷進入體內的毒素,才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如果不靠藥物解決問題的話,第一步是要去審核身邊所有的因素。

現在社會步調快的情況下,我們更要時常為自己做壓力大掃除,有意識的排除這些外在或內在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可以依靠冥想、正念、紓壓活動...等來讓自己的情緒不受影響。中醫理念裡有一個氣鬱,就是一股能量卡在身體裡,而這股能量沒有被釋放的話很有可能變成更多對身體、心理不好的東西。如何去釋放這些負面情緒,是接下來所有人類都需要去面對的課題。

Q. 如何從中西醫的觀點分別去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跟內膜增厚的原因一樣,中醫角度有可能是氣鬱(悶悶的)與血瘀同時發生,這時候就要疏氣並且活血化淤。西醫角度是無法根治,因為他們沒有具體的規劃讓你去解決這個問題,通常都會選擇直接開刀移除。如果你只是用手術移除的話,還是有可能再長出來,因為你並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問題。但在中醫角度是可以調整的,飲食上偏於卵巢型吃法,身體才會離開危機機制。通常婦科問題或是多囊性問題的女性,臀部及大腿容易囤積脂肪,這就是身體在提醒你這附近有出問題,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知道警訊。

在調理身體時可以食用客製化四物湯,裡面的川芎白芍藥變得很大,能夠幫助你解決這個症狀。同時也需要達到通氣,可以食用佛手、木香等食材,不只活血化淤,還需要將腫瘤融化。可以放一些牡蠣,因為牡蠣是會吸收水分,鹹的東西可以軟掉堅固的東西,會將腫瘤與卵巢軟化,這時再加上活血化淤才是一整套的療程。

Q. 多囊如何提高懷孕率?

一樣也是要利用活血化淤的方式解決。有些人懷孕之後,反而會解決許多婦科的問題。因為女人在生小孩當中會排出很多不必要的東西,月子做好的話女生其實可以算是重生。

Q. 多囊可以靠避孕藥解決月經失調的問題嗎?

不可以。因為是依賴性的問題而不是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Q. 多囊的黑色素沈澱有沒有辦法透過中醫調理?

可以。這個狀況就是血瘀,利用活血化淤方式來調理。在中醫理念,就是血結在血管內,會在皮膚上顯現出來。如果你身上原本沒有的東西,後來又長有的沒的,這時是一個警訊。因為身體有在處理毒素的話,會將毒素往外推到皮膚表面,就表示身體有在運作,比起毒素留在我們內臟裡還要好。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皮膚乾,反而認為多喝水就好,如果身體無法吸收這些水分就會變成廢水。會一直頻尿排出這些水,我們需要先排除這些廢水,新的水才能進來。一直不斷喝水,但皮膚還是很乾的人,反而會有一些水腫的問題,可以吃蔬菜來將這些廢水排出。

Q. 如何從中西醫的觀點分別去看『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內膜異位和腺肌瘤導致很痛的經痛,為什麼月經會這麼痛?要不是子宮為了幫助你排出一些不好的東西,而用力去擠出這些血,一開始只是血塊。血有辦法凝固的情況下,就有辦法在身體裡凝固成其他東西。第二個可能是子宮太寒了,熱脹冷縮的情況下,很冷的東西萎縮的力量會更大,經痛問題也會較為嚴重。

子宮內膜異位,手術移除卵巢囊腫,並於術後放置蜜蕊娜投藥系統,婦產科醫生說要裝一輩子,因為沒有裝會很容易復發,中醫的觀點會怎麼看?代表子宮每次月經來時都會容易刮傷子宮內部,刮傷後身體會再長一層疤恢復傷口,一次又一次的創傷後,身體會需要一層一層的疤,有可能會演變成腫瘤。

Q. 陰道感染一直無法根治,遇到壓力大跟睡眠不足又再度復發怎麼辦

西藥的話都會給抗生素,但是抗生素沒有改變環境,只是利用藥物殺掉細菌,並沒有根除這個病因,所以他還是會再繼續繁殖病菌。中醫會使用消炎藥搭配去濕方式,來達到利尿排出這些細菌。通常陰道發炎時會看到白帶黃帶,就代表身體裡有濕氣。會長在陰道裡的細菌都是因為它喜歡待在潮濕的環境,所以才要去濕改善潮濕的環境。

Q. 重訓完都會流一點血,就像月經來之前的一兩天分泌物。但身體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如果沒有運動的時候就不會有這種現象,會是什麼問題呢?

原因是子宮自己hold不住血,有一點壓力時就會把血擠出來。也可以觀察自己是在訓練哪些身體部位訓時,才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在中醫理論,這就是功能性上的問題,血很容易會溢出來時,有可能是脾臟的問題。脾臟健康的話就是可以hold住血,所以也可以從建立脾的角度來改善這個問題。

Q. 如果媽媽有巧克力囊腫,應該要怎麼幫自己的女兒保養身體呢?

遺傳基因確實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這個可能性,但還是要看你本身後天是否有做某些原因引發這件事發生?可以先從生活作息、飲食、心態來預防病因的發生。

Q. 如果有子宮頸炎反覆常常有分泌物該怎麼做?

這表示體內有濕氣。寒濕代表白帶、熱濕代表黃帶。這時就需要吃一些去濕的食物,熱濕的話要吃一些涼性的食物;寒濕的話就是要吃一些溫性的食物。

Q. 已過了青春期還會長痘痘,跟賀爾蒙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長痘痘跟雄性賀爾蒙有關。在成長的時候,生長激素會往上飆,也因為過多生長激素才會長青春痘。過了青春期長痘痘代表雄激素跟雌激素不平衡,一樣都是外在環境與內在壓力影響所造成賀爾蒙不平衡。

Q. 女性賀爾蒙跟心因性精神疾病例如心因性憂鬱症,是有關連的嗎?

身體與心因性是直接有關連的。

Q. 賀爾蒙失調可以吃什麼食物或保健食品來改善?喝豆漿到底好不好?誰可以喝誰不建議喝?

為何在清肝不能喝豆漿,因為現在有許多實驗時是在在動物上研究,實驗在人類上會不太一樣,而大多實驗也都沒有考量到種族問題,不同的種族對不同食物都會有不一樣的反應。因為東方人本身就常食用黃豆,相較於歐美人食用黃豆,會產生的反應也會不太一樣。中醫常說的天地人,「天」代表按照天氣、節氣去吃東西,「地」代表按照地區去吃東西。常見就是東方人會以飯爲主食,西方人是以麥為主食。在沒有考量到種族問題的情況下,很難說全世界每個人都對豆漿會有同樣的反應。

到以下連結中找到Kai 教練

???????? Kai 教練的 Instagram
???????? 全方位體質平衡線上課程

點擊下方收聽完整音頻,聽更多詳細的訪談內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ummary

關於創辦人

Pei 是一位設計師、自媒體創作者與創業家,同時也是「女子健心室」品牌創辦人與音頻節目主持人。目前致力於提倡身、心、靈的平衡與成長,陪伴與引導讀者/聽眾探索自我、療癒自我,用多一點的溫柔接住自己,並建立自我信任、接納和愛自己的能力,找回內在力量,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創造理想人生!

關於女子健心室

我們提供不分性別的內容,以『身體、心理、靈性』三大主軸的照顧與成長作為主要內容的延伸,我們透過音頻節目、官網文章、IG圖文,希望打造一個以愛為出發點,結合多元角度的資源,一同共好的平台社群,並以課程、療書會、諮詢服務,提供更近一步的療癒支持和成長資源!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