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過一年暴食經歷的健身女孩 Njiu,聊聊他暴食的原因是什麼?用了什麼樣的方法,還有什麼樣心態的改變,來讓自己脫離不斷暴食的迴圈慢慢走出來?我非常喜歡這次的訪談,因為跟 Njiu 聊天的過程真的非常有趣,可以笑著看當初很多看不開、好像世界要毀滅、或是曾經很傻的執著在一些事情上,希望對於瘦身、健身還沒有很多經驗的你,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讓你擁有輕鬆心態,面對一輩子的課題。
Q:簡單介紹一下自己,讓讀者更認識你?
大家好,我是 Njiu,我是台中人,大學之後去美國西雅圖念書,目前搬回台灣工作了。
Q:當初為什麽會接觸健身?可以分享飲食及心路歷程嗎?
接觸健身的初衷非常簡單,就是為了減肥!我是一個從小胖到大的女生,在接觸重訓之前我只知道跑步,可是我很討厭跑步,上大學到美國之後看到同學都在重訓,就跟著一起學,那時重訓應該也不是很標準,但是看到大腿長肌肉就覺得很開心,重訓加上清淡飲食,所以爆瘦。當時月經變得不正常,所以我吃避孕藥來調經,開始工作後問題一直出來,因為我不管怎麽運動還是很胖,後來才意識到會有這些問題,不只是運動或飲食這麽簡單,還有給自己的壓力過度,而我壓力大就會想靠吃來發洩、逃避現實。
暴食吃很多零食、變很胖,內心覺得不可以再這樣下去、壓力大到睡不著,一直在想自己的身材,嚴重到半夜爬起來穿之前50公斤時穿的褲子,穿完後又覺得很痛苦,之前穿明明就是寬鬆的,為什麽現在緊到不行,我就開始流眼淚,怎麽會讓自己變成這樣。意識到自己暴食,是發現我吃完一餐就會馬上想等一下要吃什麽當點心,吃完點心之後還是繼續吃,常常這樣吃一吃,一天時間就過去了。食物就像毒品一樣讓自己上癮,我覺得好痛苦,一天到晚都在想食物,我痛定思痛想說不能這樣下去,我開始不讓自己閒下來,多出門走走,參加很多瑜珈營,讓自己有多一點事情做,轉移注意力。大概花了一年半讓自己慢慢的好起來,現在我還是有可能會亂吃,但是狀況比之前還要好很多,而且現在心態轉變,讓自己不這麽有壓力,開心最重要,當然不是沒節制的吃,只是不會在意上一餐吃了什麽,會不會讓我下一餐有什麽樣的感覺、擔心太多,當我沒想太多的正常飲食,結果反而發現根本沒變胖。
Q:嘗試過哪些飲食法?最適合你的飲食法是什麽?會建議大家的飲食法是?
沒有一個飲食方式適合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在我身上適用可以適合你,也搞不好沒有用。我試過蠻多不同的飲食方式,像是用 my fitness pal 計算熱量、秤食物,那時建議我一天吃1200大卡(App 都建議的太低了,不要學),但是我永遠都吃不飽,後來發現熱量不是不重要,但它也不是最重要,像是你吃100卡的花椰菜和喝100卡的可樂,對你身體的影響完全不一樣。
至於很多營養師推崇的生酮飲食,我覺得太麻煩,要計算油脂、碳水、酮體有沒有達標,還要刺自己測血糖,太痛苦了我受不了,而且大環境也不適合,因為生酮之後很難外食,跟家人吃飯也沒辦法配合你的飲食方式。我也試過「原始人飲食方式」,想像以前的人獵食動物、採集果實,所以他們的肉只吃草飼或野生,避免吃花生等豆類,也必須是有機原型食物,我覺得這個飲食方式也非常嚴格,比起美國,草飼牛這些東西,在台灣更難取得、而且還很貴。後來看到一個醫生 Mark Hyman推崇 Pegan Diet,就是盤子裡一半以上的食物是原型蔬菜,肉類是輔助,還要加上好油。
而最適合我的就是盡量吃全食物 (Whole Food),你想吃垃圾食物就去吃,人生已經很難了,不要把吃再用的那麽難,會給自己壓力太大。還有尊重別人的飲食方式,有意識的察覺自己適合吃什麽,因為除了你,沒有人能更懂你身體,試試看不同的東西,平衡也很重要,不是說某一個飲食方式就是最對的,只有最適合你跟最不適合。
Q:為什麽想吃營養補充品?吃了補充品之後身體有什麽改善嗎?
前段時間已經吃的非常乾凈又一直運動,卻持續變胖,身體一定有哪里不太對,像是我有吃避孕藥,不是只有避孕才會吃避孕藥,其實有很多人在吃,可能為了皮膚、調經等等,於是我看有關避孕藥的書,作者鼓勵你找到問題的根源、改善,而不是以避孕藥解決問題。他建議使用避孕藥後怎麽調養身體,比較不會有副作用,我的副作用就是頭髮掉非常多,怎麽運動都不會瘦,於是按照書本做了專門的測驗,依照自身的問題吃補充品。
我目前吃的補充品有膠原蛋白、B群 、鎂、維他命B、專門顧甲狀腺的綜合維他命、益生菌、酵素跟魚油,其實我是想到再吃,也是飲食大改善,跟之前比較起來,我比較不會累,指甲跟頭髮都長得很快,建議大家盡量吃原型食物,從食物攝取微量元素,但是有幾個東西人很缺乏,像是維他命D3,因為現在的人比較少曬太陽,維他命D會支持你的骨頭跟免疫系統,可以從魚攝取;腸道就是第二個腦,益生菌就是補腸道,益生菌可以從酸菜、發酵食品等等去攝取。
鎂微量元素可以讓人放鬆,它同時控管了神經系統、血糖指數,還有分解蛋白質、血壓,通常可以從深色的綠色蔬菜、酪梨、黑巧克力、種子、堅果,還有豆類攝取,但通常從原型食物里面攝取不太到足夠量,所以也會建議大家補鎂。現在人幾乎外食、油都不好,大部分人都攝取 Omega-6 過多,Omega-6會使身體發炎,而Omega-3是幫助我們消炎,可是Omega3這個油脂難以攝取的,必須特別去找,除了從魚油攝取之外,也可以從核桃、奇亞籽、紫蘇還有魚攝取。主要是魚,盡量選擇野生而非養殖魚,因為食物的食物來源也非常重要,只是會比較貴,配合自己預算就好。
我覺得能吃原型食物就已經很好了。因為不是每個東西都可以十全十美,之前我有分享農藥比較容易殘留在某些植物上面,大家可以查EWG 的名單,農藥殘留排名第一就是莓果類,這種類型的食物盡量購買有機,大家常吃的蘋果、番茄也很容易有農藥殘留,而糯米、鳳梨、洋蔥、花椰菜這些相對不容易殘留農藥,可以不用買有機,大家盡力而為就好,能吃原型食物就已經是很大的優勢,因為很多人不知道、或是沒有選擇,配合自己的生活與預算就好。在選擇營養品時,我會在意是不是當地的品牌、裡面不要有怪東西,只要有看不懂的成分就不買,或者是有過敏源或奇奇怪怪的油也避免,如果預算沒有充足到可以買到玻璃瓶裝的話,也可以選擇塑膠罐。
Q:給各階段健身者的建議?
所有事情太過偏執都不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循序漸進,沒有健身習慣的人可以從日常開始,搭捷運爬樓梯、車停遠一點走路去上班,或是去健身房從一周一天開始。不要一直量體重、體脂,因為影響體重的因素很多,前天晚上比較晚吃東西,隔天體重就是會升,月經快來了體重也會浮動,空腹與否去量體脂也會不一樣,但這不代表你都沒進步。重要的是你看鏡子,喜歡自己的身體就好,不用在乎太多,你又沒有要比賽,不需要對自己過度嚴格。
數據只是一個工具,幫助你看現在的狀態,只是我們很常用太感性的想法去看這些東西,導致這些東西歪掉,因為體重看單點的話很不準,但如果你定期追蹤自己的數字,配合自己體態照片比對,它就是屬於你很棒的資料庫。體脂或體重是讓你更認識自己身體的道具,不是說量體脂或體重不對,只是現在有太多人執著於數字,過一陣子量沒有想象中進步那麽多,就會覺得是不是都白費了,得失心很重,這個觀念是不對,它只是參考的數據、附加的東西,而你身體裡發生什麽事,不是只靠這兩個數字去評斷,要全方位了解,而我知道自己很容易被數字影響,我就少去看這些東西就好。
撇除過敏原以外,我覺得不需要去戒你平常喜歡吃的零食,偶爾吃是ok的,過度限制也是種壓力,你違背身體的意思很容易反彈,甚至比以前嚴重,這樣前面的努力不是都白費了嗎?
Q:目前你在什麽階段,有什麽想追求的目標或想克服的困難嗎?
到現在我還是很膚淺的想瘦,我體脂不低、肚子大腿很多肉,而且我避免量體重,因為我心情會被綁架,這也是自己需要學習調適,每個人都會想減肥,誰不想要美美的?要提醒自己「身材不是最重要的」把自己拉回來,很多人會想瘦的跟竹竿一樣,但瘦成那樣不一定健康,很多時候是靠節食,對身體不好,所以不要對自己太嚴苛。亞洲對女生的身材普遍很嚴苛,不光是另一半、朋友、家人也很重要,我知道很多亞洲家庭,你只要身材一走樣,家人就會評論你的身材,在自己家都被批評,能奢望自己會有多好的心態面對身材議題呢?
有很多長輩覺得瘦就是健康、瘦就是美,但是可能已經瘦到沒有肌肉了,然而你開始健身,因為要吃比較多、變壯、身型改變,就被說是好大隻,被質疑不是有在運動?你不是有在健身,為什麽還變那麽大隻?運動到現在好像也沒有變瘦?誰說運動就是要變瘦?我自己開心,我只是想逛街能拿很重的東西回家,去日本走地鐵可以提自己的行李箱阿!只要重心不放在減肥上面,你其實就會好過很多,功能性會加強許多,瘦身減脂只是附加價值而已。
我們自始至終都只是在尋找自己的平衡點而已。
Q:女生在健身、運動還有飲食,可以建立什麽樣的心態呢?
大家過得開心,盡量吃全食物,保持心情愉快,找到平衡點,然後睡好,其實你體態會達到理想中的樣子。
有些女生糾結的是:有目標要追求,就必須捨棄某些東西,例如跟朋友聚會要限制飲食,這樣的說法你怎麽看?
我其實蠻常拒絕我朋友出去吃飯的,因為我不喜歡吃麻辣鍋,我可以等他們吃完麻辣鍋再去跟他們碰面,找到不失禮貌、但又可以配合自己飲食方式的方法就可以了,不用太嚴苛,真正好的朋友也不會你取消幾次聚會就不理你,社交跟自己的健康都很重要,也可以選擇,例如吃下午茶,你不一定要吃一整塊蛋糕,你可以吃半塊,或是點無糖綠茶等等,還是有中間的灰色地帶可以調整。每個人步調不一樣,我進步不快,因為我還是很愛吃東西,我一樣有在運動,但勢必會比有在控制熱量的人進步的慢。當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的時候就會自責,這就是我盡量不量體重體脂的原因,但我知道這些是很好的工具,讓你更認識自己的身體,或做前後比對。
其實健身,不只健身也在健心,這些觀念我們都懂,但是要不斷提醒自己、一直去講,不然我也不會走出來,相信有些讀者還再努力離開惡性循環,要提醒自己,永遠記得自己的優點,遠遠超出自己的身材,你很聰明、你很體貼、你很會做甜點、你很幽默......等等,每個人的強項不一樣,不是只有身材可以回饋給大家,你的身材不代表你的價值,不要忘記你還是有很多優點!
Q:健身後的你跟健身前的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麽?
精神相差最多!體態一定會有差的,健身前都是單純地想要減脂而已, 而現在搞不好會想要提重物,或是需要走很遠的路才可以達到你上班的地方,而為了走這段路,要開始鍛鍊健身,才會讓你走的比較沒那麽辛苦,這就是功能性的訓練,而不是為了減脂而已。健身不是只有減脂,你只想要瘦的話控制飲食最快,但不一定健康,想要走長久的話還是要吃的健康、快樂運動。我總有些朋友說他們懶得運動,其實嘗試過真的快樂運動,是一件很不一樣的事,比起逼自己去運動,自發性的運動很不同,你要是今天起床就是不想運動,你就不要去,偶爾休息是ok的,只要維持運動習慣就好,不要給自己壓力。
我曾看到醫生寫「壓力是最可怕的慢性病」,因為壓力會引起你身上不同的病痛,讓你變胖、免疫力降低、睡不好,都有直接關聯。壓力是普遍且嚴重的慢性病,所以還是要適當地疏壓,因為現在不可能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成長,找到最適合自己紓壓方式,睡前也不要玩手機,避免影響睡眠品質。
Q:如果有聽眾想認識你,可以在哪裡找到你呢?
???? Instagram: 4njiu
Q:給讀者的一段話
快樂是健康的不二法門,永遠要記得自己能給的遠遠超出於你的身材。
你往前踏出的每一小步都是累積、都是進步,所以為自己走過的路喝彩吧。
女子健心室,我們下次健!
想聽更多Njiu的分享,點擊下方收聽完整節目內容:
Post Views: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