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從「心」和飲食建立良好關係!食物不該帶來愧疚與罪惡感 ft. 雅雯營養師

對於營養師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你是不是會想到教你如何健康減肥減重的專業人士呢?今天女子健心室邀請的這位營養師很不一樣,她是一位反減肥瘦身文化的營養師,同時也是心營養Podcast節目的主持人。今天就要邀請雅雯營養師來和大家分享,以營養師的專業角度來看節食減肥文化Diet culture這樣的社會現象帶來的問題,還有她自己會倡導推薦的飲食法是什麼? (延伸閱讀:你也認為「瘦就是美」嗎?難以察覺的社會風氣一節食減肥文化-Diet Culture

雅雯營養師的個人介紹

大家好,我是雅雯,除了本業就是營養師之外,同時具有台灣和美國的營養師證照。目前也是Podcast節目《心 營養》的節目主持人。《心 營養》節目主要是兩大主題為宗主,第一是想要打擊減肥瘦身文化(Diet culture),第二個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和食物建立良好的關係。

因一次實習認識減肥瘦身文化(Diet culture)並且意識到原來我們生活中充斥著這樣的減肥瘦身文化,而對我們所帶來的影響之深

營養師都需要輪流到各個不同科所進行實習,有次雅雯營養師在減重手術科實習。減重手術所帶來的風險非常大,當某些人符合某一些特定的條件,他們是可以考慮利用手術來幫助自己減重的,雅雯本身並不提倡這樣的減重方式。這些病人在術前與術後都需要跟隨很嚴格的飲食控制,這時營養師就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不斷地與病人進行衛教,也要在術後追蹤病人的進食狀況如何?

一開始雅雯營養師非常期待這次的實習,她本身非常喜歡營養衛教,但後來她覺得這次的實習所帶給她的心理壓力太大了。許多病人雖然在術前都信心滿滿的認為自己可以在術後接受嚴格飲食控制,但時間一久自然也就無法再接受這樣的飲食方式,因為這本就不是他們平常的飲食習慣。只要偷吃一點飲食控制以外的食物,雖然滿足自己內心的慾望,後續卻帶來無止盡的罪惡感。某一天站上體重計後發現自己的體重又上升時,既自責又對自己失望的情緒一湧而上。

當壓力過大時,往往會想吃點飲食控制以外的食物,雖然暫時得到滿足,但後續帶來的負面影響卻造成了一種溜溜球效應。

雅雯營養師一直認為只要結束實習後就可以擺脫這樣的減肥瘦身文化,卻沒想到這樣的問題一直都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甚至包含我們自己,都會嘗試各種方法來減重。用飲食方式減重的人一定都會經歷過這樣的惡性循環。也因這次的實習經驗,讓雅雯重新思考了「體重」與「健康」的關係,她認為體重並非衡量健康的唯一指標。雖然科學以及我們教育都會認為「體重」、「健康」與「身體疾病」是有相關性的,但並不等於有因果關係。

就是因為現在有許多人會將「健康」、「美醜」、「肥胖」串在一起,造成許多人會對食物、體型感受變調,會開始害怕吃東西、害怕變胖,甚至會有人對於肥胖的人有一些恐懼,大家就會開始追求不適當的減肥方式,或去批評他人的飲食、體型、生活型態...等。而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減肥瘦身文化(Diet culture),但我們卻從未懷疑過這個文化是不正確的、不正常的。不是因為你的肥胖而導致某個疾病,也沒有人能夠保重你減重就一定能夠變健康

不應該用體重或是體型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或是去定義一個人。一個人的想法、能力、待人處事、生活態度,這些都比體重、體型還要來得重要。

有研究指出各種體型的人都是健康的,每人都會有自己的預設體重。雅雯營養師的看法是?

依據國外一個很有名的研究理念叫做Health at every size,其實不同體型的人都可以是健康的,我們的大腦都會定義出屬於自己自己身體天生最適合預設體重範圍。假設你想要節食減重或是其他方式減重,減到大腦認為預設體重範圍以下時,大腦並不會知道你是在刻意的減重,它只會判斷為你的身體正在饑荒的狀態,大腦就會努力的想要將你的體重增加回它認為正常的範圍。就是因為我們深受Diet culture影響,才會想要去追求他人眼中的美或是體態,而並沒有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想要減重?減重的初衷與原因到底是什麼?(延伸閱讀:新的一年,別再節食減肥!小心愈減愈肥?!

在雅雯營養師的專業背景與經驗中,認識這個文化之前和之後有什麼差別嗎?

在認識減肥瘦身文化以前,雅雯認為均衡飲食、規律生活作息與運動,皆能幫助我們來維持健康。她也會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健康狀況,給予不同飲食上的建議。但在認識減肥瘦身文化之後,她還是會強調要均衡飲食、規律生活作息與運動的重要性,但對於體重和健康卻有了不同的觀點。雅雯認為健康比體型、體重還要重要許多,健康包含身理上、心理上、社交上...等全方面的健康。所以當她在評估一個人健康狀況時,會需要考量到這些層面,並且也會詢問諮詢者和飲食的關係如何,再去給予飲食上的建議。

對於深受Diet culture影響的人,會給予飲食上什麼樣的建議或指導嗎?

如果有位病人他與飲食的關係不是那麼正向的話,雅雯營養師會希望他能夠先與食物建立良好的關係,再去討論飲食與營養、運動與健康。上述也有提到在《心 營養》節目裡有兩個目的,第一是打擊瘦身文化,第二個目的就是想要幫助大家與飲食建立良好關係。而節目也會提到大量的直覺式飲食法(Intuitive Eating),藉由直覺飲食法可以讓我們與飲食之間建立良好關係。

直覺飲食法主要是要讓我們能夠去感受、去體會我們身體所發出的訊息,去和這些訊息做連結,依照這些訊息來進行進食行為。直覺飲食法是在1995年被兩位營養學者伊芙琳·崔波莉 和艾麗絲·雷施所提出,她們是希望大眾能夠擺脫飲食上的限制,回歸到最原始餓了就會進食,飽了就會停止進食的狀態。直覺飲食法與其他飲食法最大的不同在於,直覺飲食法是聆聽自己內在身體的聲音去進食,而其他飲食法是靠外在規則去進行飲食選擇。

如果都一直遵照直覺飲食,不會造成暴食行為嗎?

如果依照直覺飲食法,內心卻要我去吃漢堡薯條炸雞蛋糕珍珠奶茶怎麼辦?如果相信這些訊息不就會失控暴食然後變得不健康了嗎?雅雯營養師說,會造成這樣的反應就是因為過去很多的飲食規則跟限制讓我們壓抑太久才會暴食。所以在你拋棄掉過去那些飲食規則,並且開始嘗試直覺飲食的時候,你是需要讓自己的身體慢慢適應的,讓身體知道你不會再限制他、再鬧飢荒了,練習重新跟身體的飢餓感還有飽足感做連接,你的身體才會慢慢地回復到正常。

這個概念我也在之前我大力推薦的書『不節食的美好生活提案』,無論如何你都要記得,所有的改變都需要時間還有耐心。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家都會想要追求速成的情況下,我們容易忘記跟忽略掉所有事情要有好的成果,都必需要持續不斷的練習跟累積,就算是直覺飲食法也是如此,都是需要時間才能看到成果。

有看到許多國外的營養師都在提倡反Diet culture,並且提倡直覺式飲食,那為什麼台灣沒有營養師在做這件事呢?為何普遍沒聽過營養師在倡導Intuitive Eating這樣的飲食法?

每個營養師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不見得每位營養師都對Diet culture、Intuitive Eating有興趣去研究。雖然直覺飲食法是在1995年提出,但雅雯營養師也是在近年才接觸到這樣的飲食法。或許這些想法與概念在國外也算是新穎的,才沒有很廣泛的被傳入到台灣或是亞洲。也因為這樣,這些飲食法算是較為小眾的議題,大眾還是會想要看到一些如何減重、減脂等熱門的減肥方式。相較之下,Diet culture、Intuitive Eating就沒有太多人在討論與提倡。

那麼多的營養師都在講減肥減重瘦身,雅雯營養師的看法是什麼?為什麼你反而不鼓勵大家做這件事?

很多醫療人員或是政府單位都在強調體重或是減重的重要性,其實出發點都是好的,如果想要預防疾病控制體重就是第一步。不過減重之後真的能夠健康嗎?其實不一定。由此可知,就算是專業的醫療人員也是深受Diet culture影響,營養師們也是瘦身文化的受害者。要知道:體重並不等於健康,體重不是我們隨心所欲就能控制的,除了飲食、運動量、基因、環境、壓力、經濟能力等,都會影響體重。當體重控制或減重變成了壓力,反而更不健康。

那難道真的不能減肥嗎?想減肥怎麼辦?什麼狀況下比較適合減肥?

我們還是要先回歸到初衷,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是為了健康還是大眾認為對於美的定義?要先去了解你減肥的目的是什麼?當然也可以自己評估,所有你嘗試減重的方法,是否有對你生活中造成一定的困擾?或是生理上有沒有改變?心理上是否感到憂鬱、壓力大?如果你的心態都是正確的,並且還是想要減重的話,建議還是要去找一位專業的營養師諮詢,他的專業能夠協助你減重,並且也能替你發現許多你沒注意到的面相。

那我們可以如何擺脫Diet culture?它的優缺點是什麼?

優點就是能夠找回主控權、釋放自己,不用再依照這些規則來限制自己。也會開始學習愛自己、照顧自己、接納自己。並且可以將生活的重心放在其他事物上,比起關注體重,你還有更多事值得你去關注。缺點就是很難做到,因為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是瘦身文化的身影,即使我們知道瘦身文化是不好的,但因為跟自己相反的聲音實在太多,要去抵抗這些聲音是需要花非常多的力氣的。(延伸閱讀:擺脫減肥文化 (Diet Culture)的操控,活出真正喜歡的自己)

批判性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瘦身文化,網路上資訊實在太多,不要一昧地接受它們,而是思考這些資訊來源是否可靠?要有判斷資訊的能力、思考能力,再決定使否要吸收或是相信這些資訊。因為這些訊息背後都會藏著想要傳遞給我們的信念或是價值觀,久而久之這些會影響我們的想法與價值觀,也很容易迷失自己。每一件事都無法一次就是完美的,而是需要不斷犯錯與反思的過程

最後想送給大家的一句話?

找一個時間,找一個安靜的環境,好好的跟自己對話。

聽完這一集的內容之後,希望你能夠找一個時間,找一個安靜的環境,好好的跟自己對話。問問自己想要什麼,相信什麼,覺得自己能夠做到什麼,然後去設定自己的目標。不論你今天是不是想要嘗試直覺飲食法,或是你想要繼續跟隨著其他飲食法,都要去了解他們的利與弊,然後去思考這種飲食法適不適合你。如果你身體有疾病,但想要嘗試任何飲食法的之前,千萬要記得諮詢營養師和醫師,要清楚的知道所有的風險。

到以下連結中找到雅雯營養師

雅雯營養師的 Instagram心 營養》Podcast節目
雅雯營養師的 Facebook粉絲專頁
雅雯營養師的 官網

點擊下方收聽完整音頻,聽更多詳細的訪談內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ummary

關於創辦人

Pei 是一位設計師、自媒體創作者與創業家,同時也是「女子健心室」品牌創辦人與音頻節目主持人。目前致力於提倡身、心、靈的平衡與成長,陪伴與引導讀者/聽眾探索自我、療癒自我,用多一點的溫柔接住自己,並建立自我信任、接納和愛自己的能力,找回內在力量,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創造理想人生!

關於女子健心室

我們提供不分性別的內容,以『身體、心理、靈性』三大主軸的照顧與成長作為主要內容的延伸,我們透過音頻節目、官網文章、IG圖文,希望打造一個以愛為出發點,結合多元角度的資源,一同共好的平台社群,並以課程、療書會、諮詢服務,提供更近一步的療癒支持和成長資源!

更多文章

{text}
`; let group = ""; fetch("https://girlpoweroom.com/wp-json/wp/v2/posts?per_page=3").then(res => res.json()).then(data => { data.forEach(post => { let newTemplate = post_template; fetch(`https://girlpoweroom.com/wp-json/wp/v2/media/${post.featured_media}`).then(res => res.json()).then(data => { newTemplate = newTemplate.replace("{img-src}", data.source_url) newTemplate = newTemplate.replace("{title}", post.title.rendered) newTemplate = newTemplate.replace("{text}", post.excerpt.rendered ) newTemplate = newTemplate.replace("{post-src}", post.guid .rendered ) group += newTemplate document.getElementById("post-group").innerHTML = group }) }) })